首页 > 乡村振兴 正文

引黄灌区小麦穗期田间管理关键技术(一)

来源:宁夏三农呼叫中心 发布时间:2012-05-29 

  魏亦勤       研究员       宁夏农科院

  2012年5月29日
  粒重调控的关键时期与途径
  小麦开花至成熟阶段是决定粒重的时期。小麦的粒重有1/3是开花前贮存在茎和叶鞘中的光合产物,开花后转移到籽粒中的;2/3是开花后光合器官制造的,且此阶段也是籽粒品质形成的阶段。保证小麦开花至成熟有较长时间的光合高值持续期,防止小麦早衰,提高粒重。
  一是病虫害的防治
  二是促进和提高灌浆速率
  •   宁夏小麦的主要病害

  •   宁夏小麦病害根据病原或病因不同主要有以下3类:

  •   真菌病害:如小麦锈病,白粉病,赤霉病等。

  •   病毒病害:如土传花叶病毒病,黄矮病毒病,丛矮病等。

  •   生理病害:如缺素症,湿害,冻害,旺长等。

  •  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和防治技术
  •   白粉病—

  •   发病早、宜早防


  •  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和防治技术

  •   小麦白粉病:小麦最常见、发生频率高且发病范围广。

  •   症状:主要危害叶片,严重时也危害叶鞘、茎秆和穗部。叶面病斑多于叶背,有的下部叶片重于上部叶片,有的相反。典型症状为叶片表面产生绒毛状菌丝形成的菌落,表面覆有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即分生孢子。小麦成熟时,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点,即白粉病菌的有性世代子囊果。

  •   小麦白粉病流行的栽培因素
      氮肥过多是白粉病重发的诱因。氮肥多的田块小麦叶片中的含糖量较高,有利于白粉病菌的生长。另外氮肥过多容易诱发无效分蘖,嫩绿部分容易感病,相当于培养了过多的接种体。
      灌水次数多,白粉病重。叶片含水量高,病菌孢子容易侵入。也和小气候湿度有关。
      种植密度,白粉病发病重。种植密度大,遮阴避光,有利于白粉病菌生长。
      种植方式也与发病有关。套种比单种麦地发病重。主要原因是施肥多,茂密等。
     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技术
      防治技术体系:
      以抗病品种为基础
      秋播药剂拌种压低菌源基数为前提
      春季实施药剂防治抓关键
      加强穗期防治夺丰收
      选用抗病品种和加强品种的抗性布局
      •    药剂拌种:  粉锈宁拌种:种子量的0.3%有效成分拌种,拌种应该干拌,同时不能过量,否则,麦苗明显矮于不拌种的麦苗,这可能是一种隐性药害。这种拌种可以有90天的预防效果。实际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控制方法。烯唑醇拌种:100公斤种子有效成分15-20克。戊唑醇也可以用于拌种。
      •    叶面防治:三唑(粉锈宁) 80%多菌灵粉50g或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-75g也可兼治锈病
      小麦条锈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
      品种抗锈性  感病品种、抗病品种是锈病发生或流行的基本条件。
      环境条件的影响  
      栽培制度和栽培管理措施  耕作、播期、密度、水肥管理和收获方式等对麦田小气候、植株抗病性和锈病发生也有很大的影响。追施氮肥过多过晚等。
      栽培防治  合理轮作合理施肥在土壤缺乏磷、钾肥的地区,应增施磷、钾肥,增强植株抗病性,减少锈病发生;合理灌溉,将病害的发生和产量损失减轻到最低程度。
      药剂防治  在锈病暴发流行的情况下,药剂防治是大面积控制锈病流行的主要应急措施。
      药剂种类   三唑酮、速保利、戊唑醇
      药剂拌种    15%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-100克,50公斤小麦种子
      叶面喷施    病叶率达到0.5-1.0%,15%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80-100      克, 或12.5%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~30克,或12.5%速保利可湿性粉剂 12-32克,兑水50公斤喷雾。
      小麦根和茎基部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
      主要的根和茎基部病害
  •   纹枯病

  •   全蚀病

  •   根腐病

  •   小麦纹枯病又称尖眼点病、立枯病。导致麦穗的穗粒数减少,籽粒灌浆不足,千粒重降低,一般减产10%左右,严重时高达30%~40%以上。

  •  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根病。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,地上部的症状,是根及茎基部受害所引起。受土壤菌量和根部受害程度的影响,田间症状显现期不一。

  •   抽穗灌浆期病株成簇或点片出现早枯白穗,在潮湿麦田中,茎基部表面布满条点状黑斑(黑色菌丝鞘)形成“黑脚”,在因病早死的麦株基部叶鞘内侧生有黑色颗粒状突起即子囊壳。

  •   以银川以北地区、常年旱作或连作小麦地容易发生。

  •   病害发生因素
  •   连作病重,轮作病轻水、旱轮作可控制病害发生。

  •   有机质含量及肥力高的土壤发病轻(次生根的长度、根数及根重均明显增加,植株抵抗侵染的能力和受害后恢复生长的能力强)。反之,土壤肥力低,尤其是缺磷地块,病情重。

  •   小麦品种间耐病性存在差异。凡分蘖力强、根系发达的品种均较耐病;反之,感病较重。

  •   防治
  •   控制土壤水分,减少病菌的侵染和传播。

  •   增施有机底肥,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。无机肥施用应注意氮、磷、钾的配比,有条件还可补充一些微量元素。促进小麦根系生长。

  •   施用酸性肥料如硫酸铵。对种子进行杀菌剂处理可控制该病的发生。0.8%腈菌·戊唑醇悬浮种衣剂20-26.67克/100公斤种子;0.03%(有效成分)的三唑酮(粉锈宁)进行拌种。拌种时将药剂按5000毫升/100公斤麦种进行兑水,将麦种与药液搅拌均匀后,晾干后播种。

  •   在小麦拔节期,每亩可用15%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5-100克兑水60公斤对小麦茎基部进行喷雾。